電子拉力試驗機的性能檢測法則
電子拉力試驗機的性能檢測一般步驟為“試驗——改進——再試驗”,該方法就是把初步研制的產品,通過試驗,暴露產品的薄弱環節,分析產品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機理,找出問題就立即改進,然后再試驗證實所解決的問題,使產品的可靠性得到增長。這種方法在電子產品的研制階段,通過系統試驗,暴露出產品薄弱環節之后,根據具體情況,立即進行必要的改進是能夠使產品的可靠性有大幅度的增長,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試驗中只出現一種比較普遍和嚴重問題的情況,針對性較強。
電子產品在研制階段中,經過系統的試驗,要根據暴露出的問題作具體分析,靈活應用。可靠性試驗中常用的三種方法往往是周而復始地循環,并且一個循環比一個循環產品的可靠性水平向上增長,另外可靠性試驗除通過系統試驗外,還應根據具體情況通過氣候環境試驗、機械環境試驗和人為正常使用等各方面的試驗來暴露產品生產的薄弱環節,進行綜合的科學分析,做相應的改進,使得電子產品在設計研制階段對其固有可靠性有進一步的提高。
電子拉力試驗機試驗步驟
(1)按恒速加荷法(電子拉力試驗機)測定紙和紙板抗張強度試驗步驟中所述方法切取和處理試樣。
(2)將電子拉力試驗機接入穩壓電源的電路中,將電源開關打開,使電子拉力試驗機預熱30min左右。有氣動夾具的儀器還應將氣源與儀器連接好,并將氣壓調到所要求的范圍內。
(3)根據電子拉力試驗機要求輸入有關參數,如傳感器系數、拉伸速度、樣品規格、樣品數等。儀器型號不同,參數內容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講,拉伸速度視產品標準要求而定,以保證樣品在(20±5)s內斷裂。規定試樣長度為200mm、180mm,拉伸速度為(20±5)mm/min;試驗長度為100mm、90mm,拉伸速度為(10±2.5)mm/min。對于斷裂時拉伸時間少于5s或多于20s的試樣,可以采用不同的拉伸速度,但應在試驗報告中注明。如果計算彈性模數還要輸入樣品的厚度值。
(4)檢查電子拉力試驗機夾具及人機對話時儀器是否反應正常。根據要求調節好夾具之間的距離。
(5)將試樣夾于電子拉力試驗機夾具之間,試樣一定要夾緊夾正,并保證試樣在整個試驗過程中上下保持垂直。
(6)啟動試驗開關,儀器工作。顯示器顯示出測試結果。需要時還可用打印機打印出來。
(7)電子拉力試驗機使用完畢,應注意不要在傳感器上懸掛重物。先將氣源切斷,再關閉計算機電源開關和儀器動力開關,后切斷總電源。該儀器在長時間不用時,應定期通電運行檢查,以免潮濕而使電器元件失靈或短路。
上一篇:試驗機在試樣斷裂后的排除方法